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商圈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潜山头条  >  历史 | 人文  >  三国军事要地——皖城
三国军事要地——皖城
2023年05月09日 22:57   浏览:5385   来源:天柱哥

小说《三国演义》中把大量的笔墨都用来描写蜀汉与曹魏的对抗,但蜀汉全国只有十万多士兵,诸葛亮长期用于北伐的只有几万人,与诸葛亮作战的不过是司马懿带领的西北军团。相对而言,曹魏与孙吴的东南防线则部署了重兵。因为东南地区曹魏与东吴有漫长的边境,整个长江中下游都可以作为双方的战场。

也是在这一时期,历史上不出名的很多地方突然成为了军事重镇,皖城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春秋时为皖国,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二汉属庐江郡,汉末吴克皖城,遂为重镇。”东吴的皖城就是今天安徽皖县。一座历史上很少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皖城,为何独在三国成为重镇?

孙策

从孙策时代开始,皖城就是江东必争之地。孙策在江东立住脚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消灭盘踞在皖城一带的刘勋。刘勋是袁术旧将,也是当时庐江郡太守。庐江郡的郡治就在皖城。在袁术被曹操消灭后,曹操并没有有效治理淮南地区,只是派了个扬州刺史在寿春镇守。孙策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夺取了皖城以及整个庐江郡,并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

孙策被刺杀,孙权继位后,李术兴兵反叛。孙权很快又派兵平叛。从这里可以看出,皖城对于江东的重要性。

这还只是开始。建安十三年曹操赤壁大败,为了找回面子在建安十四年又从寿春发兵,臧霸率军进攻庐江郡治皖城,与吴将韩当大战于夹石与逢龙之间。此战韩当大胜臧霸,臧霸只能退到舒县。此后的建安十九年曹操集中兵力夺取了皖城并在当地屯田,当年五月孙权亲自率军夺回皖城。在夺取皖城之后,孙权把庐江郡治改到了寻阳,皖城只保留少量边防部队。

赤壁大战

曹丕称帝之后,皖城保持了短暂的和平,因为此时魏吴两国的战线在东边的广陵一带。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逝之后,扬州都督曹休马上带兵夺取了皖城,此后由于荆州战事,曹休并没有继续南进而是选择向西进攻寻阳。此时孙权正在攻打江夏,为了牵制吴军,曹休才选择向寻阳进攻而不是选择从皖口过江。

但曹魏没有控制皖城多久,又发生变化了。公元228年,曹休中了周舫的诈降之计,十万魏军被陆逊打败。这次周舫能用计击败曹休,还是曹休自己太过于自信。曹休占据皖城后,不断联系鄱阳湖地区的山越势力。这才有周舫将计就计利用诈降计策击败曹休。此战之后的十几年,淮南一线的魏军都不再有能力南下攻击长江沿岸。

曹休

石亭之战后,孙权也从容的丢掉曹丕封给他的吴王爵位改称帝。从孙权公元229年称帝到东吴亡国,这期间皖城一直战事频仍。光是孙权称帝后,吴军就从皖城方向发动了七次北伐,这期间曹魏还南下进攻了一次皖城。就在公元279年,也就是西晋灭吴的前一年,吴军还在皖城屯田企图北上伐魏。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三国前的秦汉时代,没有一次战役是把皖城当成军事重镇。而在之后的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末、明末、清末众多历史时期,皖城也很少出现在历史上。这么奇怪的现象与中国的地缘历史有关系。

三国以前都是东西对抗。中原地区长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在秦朝之前,中国的平均气温高于两汉时期2℃,整个南方犹如今天广东、东南亚一样潮湿炎热,一般人很难适应。当时中国的主要为关中势力和关东势力间的对抗。秦国荡平关东六国、楚汉争霸、七国之乱都是这个情况。双方的主战场在上党、河北、河南和荆襄一线,皖城作为长江下游城市根本不在这条战线上。

三国之后交通运输发生了变化。南朝梁以前,南朝军事实力强于北朝,双方战线根本没有到淮南一线,大多在淮北作战。尤其是刘宋时期,南朝把控制范围扩大到了黄河一线。侯景之乱后,南朝陈偏安一隅,北朝忙于东西魏交战根本无暇顾及南朝。后来南北一交战直接是隋朝灭陈,皖城并不是主攻方向。而随着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南北交战由于受到运输方式的限制,开始集中到了运河沿线。皖城自然不是双方交战的焦点。

三国时期则不一样,因为这一时期曹魏与东吴交战的东线河道淤积,无法通行大船,这才让双方战场向西移动。三国时期魏吴两国想要交战有三条道路可走,东边就是由广陵经中渎水道南下伐吴,魏文帝伐吴就走这条路。但这条路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到三国时期已经非常狭窄,无法通行大船。

魏文帝力排众议走这条路,结果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开始数千战船很难通行,到了长江后又由于过于接近出海口,经常风雨大作。魏文帝的船队就差点葬送在暴风雨中,伐吴自然也就失败了。

中路就是由合肥经过巢湖,然后顺着濡须水到达濡须港。这条路线上,曹魏从寿春开凿了数条水渠到淮河,可以保证粮草供应。曹操与孙权的主战场就在这里。但这条线正是因为是主战场,所以双方都建造了很多堡垒和城寨。到了后来,无论东吴北伐还是曹魏南征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于是,双方都开始从西线进攻,西线就是皖城这条线。

孙权

从吴国的角度看,船队可以渡过长江后在皖口进入皖水,北上一直到达皖城,皖城也是吴军船队的终点。到达皖城后吴军可以以此为中转站继续向北进攻合肥。诸葛恪北伐就是走这条线然后从西面打到的六安,威胁合肥侧翼。

这条线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吴军从皖城出发必须陆路进攻合肥,无法再利用水军优势。皖水与舒水、濡须水并不连通,因此吴军到达皖城后要与魏军在陆上作战。且作战范围越远,后勤运输越困难,魏军南下亦然。

皖城的地理位置

魏军想要在未控制四川的情况下灭吴,必须打造大型战船。而魏军步骑兵想要通过皖水,就只能占据皖城才能打造大型船只。而在皖水上,魏军很少能占据主动,也就没有空间和时间打造如此众多的战船。

因此,双方主要交战方向还是在濡须水中路,皖城多为偏师。两次大规模用兵就是曹休南下的石亭之战以及诸葛恪北伐,但这两次作战都以失败告终。皖城即便在三国时代这么特定的历史格局下都只是一个出奇兵的路线,更不用说其他时代了。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头条号
天柱哥
介绍
推荐头条